耳鳴是指在沒有外界聲音刺激的情況下,患者有聲音的感覺。目前耳鳴的具體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,但隨著研究的深入,我們對耳鳴的認識也越來越多。耳鳴會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,還會影響聽力,嚴重者可能導致耳聾的出現,因此一旦發現自己有耳鳴的癥狀,一定不要忽視它的存在,應盡早就醫。
首先,可以根據耳鳴的基本特點進行判斷,例如,高音調的蟬鳴聲可能與內耳或聽神經異常有關,而低頻的嗡嗡樣聲則有可能與外耳、中耳異常有關,如果是與脈搏一致的搏動性聲音,則很可能與耳部周圍的血管異常有關。其次,判斷是否存在聽力下降、頭暈、耳悶等情況。
當然,耳鳴總體上來說只是一種癥狀,具體病因還需要到醫院進行專業的耳鳴聽力學、影像學檢查來確定。
早期耳鳴經過藥物治療可能會取得一定效果,但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,及時治療非常重要。慢性耳鳴應用藥物治療的效果很有限,但也有科學有效的治療辦法,建議患者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。
失眠、焦慮與耳鳴的密切相關,兩者可能是共患病,但從耳鳴聲音感知的本質和目前認知的機制來說,很可能失眠和焦慮是因,耳鳴是果。因此保證良好的睡眠質量及情緒管理十分重要。
耳鳴只是耳聾或聽覺系統異常的一個信號,并不是耳聾的原因,因此耳鳴引起耳聾的認知是錯誤的,更不存在“鳴久必聾”的因果關系。